教育
INDUSTRY NAME
  • 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
    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中心的丰泽新村内,创办于1996年9月,是一所市直小学。学校占地5000多平方米,环境优雅,布局合理。现有24个班级,教师80多人,学生1400多人。 满园芳菲书香浓   这里,是爱心涌动的乐园,是培育栋梁的沃土,是编织梦想的摇篮。漫步校园,处处沁芳流馨。枝繁叶茂的老榕树拈须而笑,草木芳菲的小花圃锦绣缤纷,苍劲挺秀的绿化带翠色欲流,绿树掩映的教学楼书声琅琅,传递着莘莘学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心声和宏愿。   校门口宣传栏上的“每日一则”, 围墙上的五彩长卷,大厅墙壁上的“滚动橱窗”,器械区的体育壁画,楼梯过道、教室走廊墙上琳琅满目的美术、摄影作品,充满奇思异想的科技长廊,温情脉脉的爱心小语……这一切,是校园文化的低吟浅唱,是校园生活的涓涓流淌,是一张张精巧别致的文化名片,莫不让你在行走间回眸,在回眸间沉醉。   温馨宁静的心理咨询室、柔美灵动的音乐室、温雅幽清的书法室、书卷飘香的阅览室、阳光抚摸的自理书廊等功能室,为孩子们开辟了心灵舒展、个性发展的空间,让孩子们自由穿行于艺术与想象的星空,尽情游弋于历史与文化的长河。富有个性的班级布置、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彰显着孩子们的创意和才华。   精心的布局,优雅的育人环境,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营造出“书香、文明、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芬芳着每一位教师,也浸润着每一个学子。 化作春泥更护花   学校把“培育健全人格,发展多元智能”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总课题,广开渠道,多管齐下,为老师们的专业成长打开了一条条绿色通道——把专家学者请进来,把老师们送出去,把经典书籍送到老师们手中。共读教育专著,开展读书交流,不断夯实教师人文底蕴,提升专业素养。   立足校本研修,以教师论坛、教师基本功大赛来促进教师的个性化成长;构建“学校教研室-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个人”四级科研工作网络,引导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的需要,做有效的实在的小课题,逐步形成课题群,并带动校本课程的开发,老师们编写了《演讲》和《奇思妙想学漫画》这两个科目的校本课程,满足了孩子们成长的需要。   在不断夯实人文底蕴、持续提升专业素养和思想素质的氛围里,老师们勤学苦练,锻造了一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千锤百炼,铸就了一个个能征善战的行家里手:校长何君虹是国家级骨干教师、省中小学骨干校长,有多人次先后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的称号,有5人次被评为特级教师,11人评上小中高,有83人次被确认为省、市级名师、学科带头人……近十年来,学校有50多人次在国家级、省级的现场赛课、观摩课、录像课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有数百篇教育教学论文在CN刊物上发表,李百灵、姚雅丽老师出版了多部文学作品集。以李惠珍老师领衔的“名师工作室”,是我市首批8个试点学科名师工作室之一,学校被确定为省首批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研究基地。老师多次应邀外出讲学,发挥了辐射、引领作用。 小荷才露尖尖角   给你一个舞台,还我万分精彩;给你一片天空,让我自由翱翔。自由宽松的校园氛围,让孩子们的个性得到张扬,造就了生气勃勃、异彩纷呈的特色校园文化。“全员参与”是学校最具特色的景观,“个个成才”是学校最具魅力的所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孩子们搭建了舞台;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孩子们提供了机会。孩子们快乐参与,开心体验!   瞧!孩子们在六一童年心曲演出、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艺术节、英语节、学校城市少年宫活动中各显身手;在国家、省市各级的写作、演讲、科技、音乐、美术、棋类等各项赛事中披金挂银……   校园里,学生社团活动有声有色,合唱团用最美的童声演绎闽南童谣、表演提线木偶,做闽南文化的薪火传承者;小荷文社社员们参与了泉州市的中秋诗会、端午诗会、重走海丝路等重要文化活动,与余光中、陈天新、陈瑞统、戴冠青等名家面对面交谈,编辑出版了50多期《小荷》报;小记者们晋京采访两会代表,在各大媒体的版面上,留下探寻的足迹和童年的印记……   一株株小苗茁壮成长,一颗颗新星冉冉升起!近三年来,学生在参加全国、省、市级各项比赛中上千人次获奖,泉州电视台、泉州晚报、海峡都市报、东南早报等新闻媒体对学校多次宣传、报道。郑心怡同学出版了长篇校园小说《彩虹山》,李佳明同学荣获意大利国际青少年钢琴演奏大赛一等奖并举办个人钢琴独奏会,骆焯凡、王泽锦同学在全国围棋比赛中独占鳌头,曾蔚萍、林子晗、蒋书凝等同学成了历届泉州市中考、高考状元…… 映日荷花别样红   20载时光荏苒,20载岁月如歌。迎着每一天初升的太阳,学校全体师生携手并肩,洒下了汗水,收获了荣耀。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示范家长学校、全国特色学校、全国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全国少先队工作红旗大队,连续六届被评为福建省文明学校,荣获福建省示范小学、福建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福建省课改先进学校等几十项省、市级荣誉称号。   名校的光环带来的不仅是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与担当。学校结对帮扶了泉州市台商区洛阳中心等11所基层小学,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与省内外、国内外许多国家、地区开展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推进了跨区域、跨文化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盛世中国,华章似锦;百业兴旺,教育优先!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学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泉州二实小开发区校区已经动工开建,城东片区也即将兴建新校区,面积近60亩。不久,学校将形成“一校多区,协同发展”的宏伟格局。

    查看其它详细信息请先注册/登录

  • 泉州市晋光小学
    自95年率先跨入省级"示范小学"先进行列,趋势而上,先后投入200多万资金,建设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网 络环境,确立整体优化,创办"加强实践教学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特色的办学目标;大力推进整合教育工程建设的实施"教师有特性、学生有特长、班级有特点、科研有特效"的"四特"计划,同时突出文化科技教育,积极营造校园文化育人氛围。努力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管理科学化,学生素质优良化,创造性地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面对新的挑战与机遇,给予我们新思路:确立"基本点";奠定"支撑点";把握"新特点";扶植"生长点",全方位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的探索,培养信息时代需要的一代新人。 前年被国家教育部确认为"全国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去年又被国家教育部基教司确定为"全国学科四结合教学研究试验学校"。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级奖励40多项,省级奖励80多项,市级奖励230多项;教师获市级以上奖励500多人次,学生获市级以上获奖1500多人次。教科研文章在市级以上报书刊发表、会议交流,评选获奖数以万篇。学校办学赢得社会的赞誉,各级党政的厚爱,在省内外享有美誉。

    查看其它详细信息请先注册/登录

  • 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方向明、校风正、管理严、基础实、科研活、质量高"的办学目标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宽松浓厚的学术氛围,锐意开拓的创新意识,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给学校的发展注入了蓬勃的生命活力。学校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连续三次被评为福建省文明学校,是福建省示范小学、福建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福建省课改先进学校、福建省绿色学校、福建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及福建省少先队工作红旗大队、福建省先进教工之家。 学校致力于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让老师们沐浴在"爱生、敬业、进取、奉献、团结、关爱"的氛围中。通过"校科研领导小组、学科教研组、年段备课组、教师个人"的四级研究网络,在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年段的交流探索,与家长们的沟通反馈,与名师、名著的对话碰撞中,教师队伍的视野不断开阔,专业水平和人文素养不断提升。富有凝聚力、创造力和奉献精神的教师团体,正迈着坚实的步伐行走在育人的路上。 学校有多人次先后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的称号,有5人次被评为特级教师,11人评上小中高,有83人次被确认为省、市级名师、学科带头人……近十年来,学校有50多人次在国家级、省级的现场赛课、观摩课、录像课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艰辛的探索与取得的成绩只能说明过去,积淀深厚的学校文化还任重道远。"人格为根,师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将引领着泉州第二实小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查看其它详细信息请先注册/登录

  • 泉州师院附属小学
    学校自八十年代末以来,确立"面向全体学生,办规范加特色学校,着眼全面发展,育合格加特长人才"的办学方向。先后实施了"三园四校"、"全面育人、办出特色"、"创新为魂、发展为本"、"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四个学校发展的"五年规划"。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确立的"创新为魂,发展为本"和"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教改新理念,着眼于未来社会人才的需求,以学生终生学习和主动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主体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课改为载体,以教学为中心,构建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的三类课程相结合的"大课程"运行体系,更是走出了实施课程改革,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全面发展的坚实步伐,使我校成为一所在我省颇具影响力的教育改革实验校、示范校、文明校、先进校。卢嘉锡、彭佩云两位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先后为我校题词"全面育人、办出特色",充分肯定了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突出业绩。 学校一贯重视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坚持把师德教育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全体教师做到奉献"一颗爱心";增强"两个意识",即: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意识;提倡"三种精神",即爱岗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精神、乐于奉献精神;努力做好五项工作,即:学习现代教育思想、掌握先进教育技术、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造就人格力量导师。全体教师在教育科研的实践中不断磨练探索,提高自身过硬的教育能力和业务水平,促进青年骨干教师群体的形成,在教学改革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学校一大办学特色,《中国教育报》、《福建教育》先后刊载了典型经验。学校遵循"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棋类、田径、篮球、乒乓球等活动项目,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学有特长的人才。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2006年10月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同时学校又是我市唯一一所全国百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之一。"创办体育特色校"成为学校又一办学特色。 学校历年来接待英国、德国、菲律宾、新加坡等国际友人、港澳台教育行家莅校参观以及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领导莅校视察。2004年12月30日学校成功举办建校100周年庆典活动暨孙中山题词"共进大同"85周年纪念活动。《福建教育》、《泉州晚报》分别以"共上下而求索"、"百年风华一枝独秀,万顷瀚海勇立潮头"报道了学校的悠久校史和办学业绩,进一步发挥了名校的社会影响力。

    查看其它详细信息请先注册/登录

  • 泉州实验小学
    近十年来,学校立足素质教育,分阶段实施教育整体改革。注重培养全面发展又有特长、品德规范兼有进取精神的学生。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德育整体改革、各科教改同步、小学综合艺术教育、体育系列改革、发展性综合评价、心理健康教育、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进行实验,促进师生发展,增强办学活力。学校先后参与"注?提"语文实验教材、现代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义务教育沿海版等教材的实验工作。1995年又承担原国家教委"九?五"重点课题"未来教育课程、教材实验"工作。学校在课程、教材、教改实验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中央电视台曾两次播出有关学校自主选用教材,实施素质教育的专题节目。学生综合评价改革材料编入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与评价改革》一书,作为全国通识培训教材。现已有80%学生进入新一轮课改。2003年学校被评为省课改实验基地校。学校坚持以教科研为先导,人人参与校本研修。现有国家级研究课题3个,省级2个,市级3个,校级35个。其中《自主选择,主动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主动发展研究》被确定为全国"十五"规划语文教学研究课题。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已在全国十几家刊物上发表或参加各级研讨会。2000年以来,获全国、省级课题(论文、教案)评优表彰有50人次70篇(项),有80多篇教学文章在CN刊物上发表,获全国评比课一等奖5节,省级一等奖3节,市级一等奖22节。 为了更好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学校根据课程改革方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即重视国家、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又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开发校本课程。如《生态园》课程、《人人巧用一条绳》课程、《人人学习一种乐器(竖笛)》课程、兴趣(技能)活动课程。学校还充分调动侨乡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联建儿童乐团、儿童智力开发中心、体育班等培养专门人才的阵地,大批人才脱颖而出。三分之一以上同学在各级各项活动(比赛)中获奖。每年都能向高一级学校输送300多名合格小学毕业生。形成德育为首导向,扎实双基固本,发展能力为重,关注情感态度,全面提高素质的育人模式,成为一所具有"全、实、新、活"办学特色的学校。

    查看其它详细信息请先注册/登录

  • 泉州市丰泽区实验小学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按高标准、严要求、促高效、活管理为主线,树立了"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才为志"的"三为"目标;以"丰实底蕴,美润童心"为核心文化;以"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环境美校、人才立校、特色扬校"为办学指导思想;以"爱国、勤奋、团结、创新"为校训,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为理念,形成以陶行知"教人求真,学做真人"育人思想和经典诵读为办学特色。 从2003年起,丰泽区实验小学致力于文化校园、书香校园的建设,尝试把经典诵读融入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目前,该校已出台了一系列的经典诵读管理措施,构建了"立体"推进的阅读体系,以"好书推荐"、"分层阅读"、"交流评价"、"展示汇报"等读书行动,进一步丰富了经典诵读活动的内涵,走上了健康发展的科研之路。

    查看其它详细信息请先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