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泉州创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为发展契机,坚持以产兴教、以教强产、产教融合、赋能发展,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政产校企共建典型案例,以跨境电商为切入点,融合新媒体、软件、教育、石油化工、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产教聚力、融合创新,培养新时代产业人才。
一个平台
上线了“泉州市产教融合公共服务平台(闽发改备【2022】C020002)”,致力于政府、高校、产业、企业、大学生等产教供需之间搭建一个信息对称、高效融合、专业运营、基于产业人才供需的大数据AI智能匹配公共服务数字化平台。目前,汇聚院校资源56所、入库专家168人、实训基地56个、产学研平台158个、企业数据1258家、注册使用人数10555人、人才信息匹配过万条、服务对接产教融合各类需求320多项,创造相关年产值可达5.3亿,增强泉州产业带城市核心竞争力,助力我市“8+4”产业体系发展。
两个学院
建设“福建省大学生实训学院(闽发改备【2022】C020012)”数字贸易产业学院。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提炼临床式实训、悬赏式对接、旋转式留才的人才培养体系,每年培养3200名应用型技能技术人才,企业留用一年以上达1280多人,孵化70多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实现了“政府政策可落地、高校实训有载体、学生成长有技能、企业参与得人才、产业赋能促发展”共赢效果,为经济发展新动能提供人才支撑。
三个基地
携手国企央企,共建泉州东海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泉州市石油化工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泉州市数字贸易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拥有认证导师112人、联盟企业960多家、投入使用23000平,配备多功能实训空间、孵化空间、青年公寓、平价食堂。集中平移高校大学生整一个学期/学年进入,通过真实的企业环境、真实的工作岗位、真实的项目教学、真实的工作压力,把产业岗位技能引入人才培养计划,开展理实一体、集中实习实训、就业创业,达到“毕业即就业、上岗就上手”双元育人效果。创新分类分层培养、社区式生活、联盟式管理的基地运行标准化体系,助力我市标准化产业(工业)园区建设。
是我市唯一涵盖中职、高职、本科不同学历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也是唯一满足跨境电商、新媒体、软件、石油化工等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培训基地, 打造市级示范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省级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教育部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输出国家试点城市-泉州经验。
业务开展
1、人才培养
每年组织3200名高校大学生集中开展专业实训、理实一体教学、集中实习实训、就业创业,培养“毕业即就业、上岗就上手”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2、社会培训
常态化举行跨境电商、新媒体、纺织服装、软件、石油化工等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培训,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队伍,助力产业企业发展。
3、技术服务
提供产教融合公共信息与技术服务,汇聚企业数据有1258家、注册使用人数达12555人、人才信息匹配过万条、服务对接产教融合各类需求320多项。
取得成果
1、民办学校许可证
2016年6月,取得泉州市丰泽区同人电子商务职业培训中心资质,文件号: 泉人社文【2016】06号;
2、市级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机构
2020年7月,泉州市人社局《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机构》,文件号: 泉人社文【2020】100号;
3、省级退役军人教育培训机构
2020年5月,入选《福建省2021退役军人教育培训机构黄页》,文件号: 闽军厅【2020】103号;
4、市级地方公益性创业学院
2023年1月,入选泉州市教育局地方公益性创业学院,文件号:泉教【2023】03号;
5、市级示范性实训基地、首批产教融合型企业
2023年6月,入选市级示范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首批产融型培育企业,文件号:泉教【2022】14号;
6、市级产业工人技能培训基地
2024年12月,获评市总工会产业工人技能培训基地,文件号:泉工【2024】55号;
7、省商务厅培育电商人才基地
2023年9月,入选福建省商务厅培育电商人才基地,文件号:闽商务【2023】91号;
8、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教育部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
2023年9月,福建省教育厅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申报牵头企业、入选教育部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文件号:闽教办议函【2024】37号;
9、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重点项目
2022年11月,国家试点城市-泉州重点扶持项目,入编国家发改委社会司《产教融合的中国经验》典型案例。文件号:泉财指标【2022】973号;
10、全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典型案例
2023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经验现场交流会典型案例--泉州经验:《传承弘扬“晋江经验”、激活民企内生动力,产教融合如何赋能产业升级》。